目前在a股市场,可转债更多的是股票而不是债务,可转债交易制度不应该向债券靠拢,而应该向股票靠拢或者趋同。
熊秋瑾
日前,永济转债上市,开盘涨幅50%,随后停牌尾盘3分钟后,收盘时飙升至276.16%,刷新历史纪录对于暴涨的原因,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是发行量太小
根据永济转债公告,永济转债本次发行总额为14,586.8万元先向原股东优先配售,其余部分网上向公众投资者配售,最终向原股东优先配售9580.9万元,网上向一般公众投资者配售5005.9万元
根据可转债新规,可转债还适用于短线交易限制董,及主要股东在获得可转换债券配售后六个月内不得出售有媒体估算,除去限售股转债,永济转债目前实际流通规模约为8500万元从17日永济转债成交明细来看,集合竞价成交2543手,全天成交58081手,大部分流通筹码易手18日永济转债成交228万手,换手率高达二三十倍,表现出极强的投机特征
可转换债券既是股票又是债务投资人持有后,如果公司没有退市,破产等特殊情况,可以追加利息担保,具有保本保收益但不封顶的特点但市场过度神化或夸大了可转债的收益特征,使得可转债形成了额外的投机价值可转换债券可以按照事先约定的转换价格转换为普通股可转债的转股溢价率可以看作是购买可转债转股的成本高于直接购买股票的成本其计算公式为转换价格/转换价值—1例如,某可转债现价为120元,约定转股价格为4元,100元可转债面值可转换为25股,原股价为4.1元,则转换值为4.1×25=102.5元,转换溢价率为/102.5=17%也可以理解为目前可转债价格比其内在价值高17%
纵观目前的可转债市场,400多只可转债中只有两三只为负溢价率,大部分为正溢价率90%的可转债溢价率在1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700%大部分可转债都高于其内在价值,充分体现了可转债的投机特征
可转债投机价值的形成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特殊的交易制度本来可转债兼具股债特征,但沪深交易所在交易制度安排上都将可转债视为债券,实行T+0无限循环交易,没有10%的涨跌幅限制
第二,投资者进行可转债交易不需要缴纳印花税即使今年7月1日起施行的《印花税法》规定,进行证券交易的单位和个人为印花税的纳税人,但其中定义的证券交易为股票及股票型存托凭证交易,不包括可转换债券
第三,可转债发行量小,容易操纵炒作根据沪深交易所的规定,可转债上市的条件之一是可转债实际发行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可转换公司债券总流通面值低于3000万元的应停止交易物以稀为贵几乎是a股的一条铁律几千万或几亿元的可转债面值,就像一枚稀缺邮票怎么能不引发猜测呢可转债上市或退市门槛太低
有微流通盘的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也相当于给市场提供了一个投机工具或品种,可以被庄家轻易操纵一般可转债的发行要分给原始股东大股东持有大量股份,被分配大量股份,相当于向大股东免费派发了大量具有投机价值的可转债筹码,从而平白获取了巨额利益
为了维护市场公平,稳定可转债的投机价值,笔者建议:
首先,改革可转债交易制度目前,在a股市场上,可转债更像股票而不是债务可转债交易制度不应与债券接近,而应与股票接近或趋同,包括实行T+1和10%涨跌幅限制制度
其次,对可转债交易征收印花税《印花税法》定义的证券交易只针对股票和存托凭证,但可转债规模也很大,其投机浪潮严重影响市场稳定,应该征收印花税
第三,杜绝市场上有微循环板块的可转债沪深交易所可以规定,可转债上市条件之一是可转债实际发行金额不得低于5亿元如果由于转股等原因导致可转债上市后实际流通面值总额低于3亿元,则需要停止交易并退市剩余的可转债要么由上市公司赎回,要么由投资者自行转换